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4—2035)》(草案)公众读本面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
湿地保护规划
《规划》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滨海湿地城市为总目标,以全球滨海湿地治理典范践行者、全球红树林命运共同体构建者、全球湿地与城市共生共荣引领者为分目标,基于深圳湿地资源特征、优势、机遇及面临挑战,结合全球湿地保护面临的普遍问题,形成具体规划内容。
根据《规划》,深圳将构建“四核、两带、六廊、多点”的湿地保护空间格局,并探索建立以自然保护地为主体、以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
信息及图片来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深圳市园林设计与施工领域的先锋,从珠江口到大鹏湾,从红树林生态保育带到河流湿地生态廊道,从滨海生物多样性到城市生态安全,深圳园林积极参与深圳市多个湿地保护空间项目,助力深圳打造国际一流滨海湿地城市。
重塑滨海休闲带
恢复生态岸线
项目位于深圳市前海合作区,这是一个通过填海造地形成的新区,其海岸带景观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修复的敏感性,因此对海岸带景观资源的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
项目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注重填海新区海岸带的景观规划和生态建设。通过对滨海休闲带的塑造,促进自然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完善,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进行红树补植,恢复生态岸线,并采用架空式构造设计的竹木栈道,为两栖类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和迁移环境。
生态的保育与修复
守护红树林
深圳西湾红树林湿地公园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岸的深圳宝安区,海岸线长度约2.65公里。公园内的红树林带长约2公里,面积约6公顷。项目以“海韵相伴、红树相伴”为主题,突出红树林生态、地域文化和海滨风情,定位为集生态、文化、休闲和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滨海公园。
公园的核心理念是红树林生态的保育与修复,通过实施有效的措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铁岗排洪渠和南昌涌流经公园区域,出海口设置水闸以控制水位,形成一个约1公顷的镜湖,构建湿地生境,为湿地生态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生
境
打造生态长廊
连通城市绿脉
大沙河生态景观长廊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连接深圳湾入海口,全长约13.7公里。该项目从长周期建设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水利、水环境、生态和景观等多个方面,探索城市河流生态景观的实施路径。
在水利水质工程方面,项目设置截流系统并与城市污水管道互联,致力于水污染治理,改善水质。在生态修复工程则从河道、河滩、河岸等多个维度入手,包括改良土壤、建设人工湿地和构建动物栖息地,以维护和恢复生态功能。在生态景观工程方面,大沙河生态长廊以“时光之河”为主题,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打造水岸活动空间和文化交流园地,并激活桥下空间。项目通过重塑高品质的城市河流景观,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休闲和文化体验。
✦
DASHA
RIVER
✦
该长廊于2019年10月全面建成开放,因在生态功能、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及规划发展上的重要作用,被誉为“深圳的塞纳河”。
激活河岸生态
焕发新区活力
葵涌河景观项目位于大鹏新区,涵盖整个河段,从金葵东路起点至沙鱼涌入海口。项目以天然峡谷、浅滩、瀑布、曲水等自然条件为基础,通过理水设计打造具有层次感和韵律感的河道景观。
项目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核心,保护现有生态脆弱区域,并修复河道两岸的蓝绿空间。同时,项目串联河道两旁的绿地与城市周边的公园生态系统,建立雨水过滤系统,最终形成葵涌河流域的大生态系统。
Watershed
综合治理河流水域
修复生态系统
项目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全长13.5公里,是坪山区及深圳市的重要水源。坪山河景观提升工程致力于综合治理坪山河流域的水环境,修复生态系统,并打造高品质的滨水空间。
项目引入城市绿地系统, 连接坪山河两岸与坪山新区的绿地网络,形成连贯的城市慢行系统,丰富市民的游赏路线,提升整体景观品质。同时,通过串联和整合现有水系与沟渠,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完整性,确保水系的相互连通和生态功能的稳定。
river system
海绵城市措施
修复提升生物多样性
项目位于深圳水库排洪河两岸及周边地块,从东湖公园下游至深圳河,全长2.4公里。项目依托大都市中心的河湖水系,连接城市重要功能组团、绿色开敞空间及自然与人文节点,为市民提供康体、休闲、游憩的滨水场所。
项目通过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植草沟等海绵城市措施,增强河道的韧性,改善水质,并结合植被修复提升生物多样性。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还为市民创造更优美的休闲空间。
罗湖碧道是罗湖区落实广东省万里碧道建设战略和深圳行动方案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推动沙湾河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提升的必要手段。
生态塑造和场所活化
重塑亲水文化
龙岗河干流碧道工程西起荷康路,东至龙岗区界,全长约20.77公里,是深圳市“千里碧道”建设的核心骨干项目。
本项目为龙岗河干流碧道非示范段园建Ⅳ标段,位于马塘大桥至外环高速左右,全长3204m。以水安全为核心,以活力水脉、林境湿地、低碳田园等多元生境和客家文化为主题,通过生态塑造和场所活化,重塑亲水文化,为市民提供更加宜人的亲水体验。
生态研发
技术创新
大湾区高密度城市鸟类飞行安全空间构建与精细化生境修复技术与应用
保障鸟类家园安全
提升栖息地修复
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是鸟类重要栖息地和国际候鸟迁徙中转站,生态修复与鸟类栖息地提质增效成为高密度湾区城市的重要课题。
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生物安全格局、自然解决方案(NbS)及恢复生态学理论,结合GIS空间分析和模型构建、eDNA生物监测技术等方法,创建鸟类立体空间安全飞行保障与地面栖息地精细化修复的技术路线,形成一套空、地一体的大湾区鸟类飞行安全空间和栖息地精细化修复技术体系。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中国红树林博物馆建筑设计、深圳福田红树林国家重要湿地等大湾区重要项目提供科学支撑,拓展湿地生境的生态安全边界,建立地-空联动的鸟类保护方法,精细化提升栖息地修复的质量和效率,保护和提升生物多样性。
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将致力于探索以自然保护地为主体的湿地保护策略,重点关注内陆水循环、陆海红树林生态保育、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和微栖息地的构建,同时强化城市生态安全意识,通过创新性地建设湿地保护地与河流湿地生态廊道等景观项目,为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