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 0755-25528185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西丽生态公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公园西接南光高速和科学园,北接打石一路、中兴工业园和人才公寓,东侧是在建住宅和学校用地,南接茶光路。公园现状为城市未建设山体绿地,属于城市山地公园类型。西丽生态公园项目作为深圳市南山区“十三五”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于2020 年5 月1 日完成建设并对外开放,为深圳市南山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公园可利用面积较少,环境限制条件较多。用地红线总面积约25hm2,其中含林地约14hm2,农田约1hm2。场地大部分空间陡峭难以抵达,可以作为公园活动的平缓面极为有限。公园用地西面的高速公路带来大量的噪声和尾气污染;山体西侧是南北向天然气管道区域,影响了公园西侧的场地利用,削弱与西侧城市周边的连接。

 

 

公园山体资源不丰富,自然生态条件较差。公园用地内缺乏有特色的自然山水资源,场地内有形态单一的自然山地,山体基本形态呈南低北高,山体西侧较为平缓,东侧较为陡峭;山体海拔105m,属于低山,与周边道路相对高差约74m,制高点位于公园中心位置;山体直观性不强,缺乏特色本底资源;山体局部有零星的大型自然花岗岩凸出,东侧和北侧部分区域是采石开挖形成的石壁。公园山体土壤基本为赤红壤、砂质土,土层中等,含砂量达15%~40%,多石粒。公园山林植物为次生林,植被虽长势良好,但杂乱无章,受周边城市建设影响,并没有为动植物提供更适宜的栖息地,反而成为城市之中的安全隐患区域。乔木主要为相思、凤凰木、南洋楹、木棉、火焰木、红花紫荆、小叶合欢、赤桉等,植被为山苍子、桃金娘等,草本有芒箕、乌毛蕨、芒草、芒等。

 

 

山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重要景观价值的城市公园类型。自然是城市山地公园的特色,如何解决城市山地公园用地矛盾突出的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城市提供充分的使用功能;如何采取合理的生态修复技术来改善生态敏感区、林相老化、植物群落脆弱的情况;如何科学地进行空间组织规划避免出现山地滑坡、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构建生态良好、友好社交、永续发展的城市山地生态公园,这些都成为设计的核心关注因素。

 

 

 

 

“弹性”一词源于物理学领域,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态上产生一定的变形,并在外力撤销或减弱时能够恢复原本的形态”。在生态学领域,由生态学家Holing 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随后逐渐被引入城市规划、设计等领域。弹性设计是在常规的设计基础上加上弹性思维,具有了延展性、可生长性、灵活性、适应性等含义。

 

西丽生态公园作为城市山地公园,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面临山地地形的复杂性、建设条件的限制性、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工程投资的合理性等综合因素制约,具有非常大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而采用弹性设计是应对城市山地公园设计的重要方法,能够从生态、工程、经济3 个方面来确保公园设计执行落地。弹性思维包括空间、时间2 个维度,其中空间维度是指景观空间的划分和界定具有灵活性;时间维度是指把设计过程、建设过程和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考虑进去,为变化留有余地,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xili eco-park

#壹|线性空间布局

 

城市山地公园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由于山地公园复杂的场地环境导致设计图纸与现场数据存在偏差,因此成为推行弹性设计方法的重要因素之一。西丽生态公园总体布局的线性模式确保了设计空间组织的弹性。从时间维度上,也确保了在未来建设过程中适度调整的余地,确保了设计与自然对话的尺度。公园布局总体上以山体为骨架,依山就势,通过3 条主要游线系统来组织公园空间和功能,分为北部登山游线、中部登山游线、东部休闲游线,结合山体制高点、山体景观视线、山体轮廓线3 个空间要素进行控制。

 

 

北部登山游线空间以顺应地形等高线的方式布置,将公园主入口、北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咖啡休闲平台、太极文化馆、天空栈道区域联系起来。具有导向性的铺装将人流引入公园,道路相对平缓,高程60m以下段为4m 宽、上段为1.5m 宽,沿途保留了自然山石的特征,设置了供人休憩的观景平台和构筑物。中部登山游线空间将公园主入口、儿童游乐区、草坪区、天空栈道区域联系起来。高程62m 以下段4m 宽,以顺应地形等高线的方式布置;以上段为1m 宽,以垂直等高线的方式布置。上段道路陡峭,保留了近自然山地的特点,最低程度地减少对山地的扰动。东部休闲游线空间则是在相对平缓的山脚处,将公园主入口、荔林区、垃圾分类主题展馆、停车场等区域联系起来。这条游线空间设置多处休憩平台区,满足游客的休闲散步活动。

 

 

 

xili eco-park

#贰|因地制宜的场地利用

 

1

 

场地总体布局

通过场地GIS 分析,确定公园的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其中林地属于限建区、基本农田属于禁建区;在适建区根据视距适宜性、视域开阔性、驻留适宜性、交通可达性4 个维度对场地观景点分布进行分析;再结合公园的设计方案建立三维模型,从生态、工程和经济上的弹性设计进行场地空间功能推敲,确定公园总体场地利用。公园相对平缓的区域位于山体东侧,这部分区域大致可分为3 个阶梯平面。高程34~39m 区间主要是公园入口广场区用地;高程43~52m 区间用地是地形起伏区域,沿着山坡而上是一大片开阔的空间和向外挑出的木平台,可以组织各种活动,结合周边现状耕地布置儿童游乐区;高程58~62m 区间用地是公园中少数相对平整的区域,处于山体高度及公园平面的居中位置,设置成阳光草坪区域,成为公园中的核心活动空间。

 

 

2

 

登山道

公园中部登山线62m 以上的登山道,充分尊重山体的自然现状和现场条件。路宽1m、台阶高度灵活变化,栏杆以功能为主,形式近乎“无设计”,自然的山石穿插其中,山林植物恣意生长。这一段垂直相对高度仅约40m 的登山道,最大限度因地制宜地利用了资源,形成了极受市民喜爱的特色登山路径。

 

 

3

 

 太极馆

太极文化展览馆设置于公园山地北侧且地势较低、坡度较缓的位置,展览馆采用工程上的弹性设计,与地形巧妙结合,将建筑的体块“嵌入”自然地形中。建筑屋顶通过覆土增绿,仿若山林中长出的建筑,和石崖壁上的植物一起最大程度上衔接了周边的自然地形。垃圾分类主题展馆二层平台和屋顶采用了覆土屋面处理,既满足了建筑的多功能性,又使建筑在保证自身性能的同时实现了与环境的融合。

 

 

4

 

山地儿童活动乐园

儿童活动区是一个结合场地高差、利用地形地貌打造的山地风格活动乐园。在各种挑战障碍设施的游戏中,使儿童具有活力、自信等。安全胶垫区域选用大地色系,游乐的设备也考虑以自然风格为主。孩子能在儿童活动区的游乐设施上欢快玩耍,与城市社区中的游乐空间形成对比。

 

 

5

 

休闲荔枝林

公园所在的南山西丽区域的荔枝是深圳有名的特产,而公园入口广场的南侧区域是一片长势良好的荔枝林,基于地域文化对其进行了整体保留,并将林下闲置绿地打造成为公园一个主要的特色社交空间。在功能上,满足公园散步的功能,沿林下步道有可以停留的小空间,可以休憩观景、短暂停留。在景观特色上,种植坡将绿色逐渐引入入口广场的视野,呈现自然野趣的景观风貌。沿着入口广场进入公园,随着地形变化,使步道穿行于荔枝林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现状植被的干扰,并提供不一样的体验。林下铺装采用透水材质,让人在盛夏依然可以感受密林下的习习凉风。

 

 

 

 

xili eco-park

#叁|灵活多样的场地设计

 

眺望景观是山地公园重要的景观资源。设计通过对西丽生态公园的山体视线空间关系、公园与城市的视线廊道进行分析和梳理,发掘出公园具有非常鲜明的眺望景观资源,但山顶在地质条件、建设条件、生态影响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山顶处设置环状形、架空的天空栈道以眺望景观。栈道的架空,在空间上的弹性解决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场地标高及地质条件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影响,栈道根据场地地形在相对高度2m 内变化;同时全长220m、宽2m 的天空栈道,剥离于山地,利用简洁的设计形式,灰啡色调,穿越山岭密林置于山顶之处,减少了人的行为对于自然的干扰与破坏,保护山顶区域的自然植被与生态。

 

 

天空栈道的眺望景观从3 个视线角度展示出来。鸟瞰视线,当游客站在天空栈道,置身丛林之上时,随山形起伏的绿意葱葱和斑驳的石块化身成迷人的自然景致;俯瞰视线,在栈道东面设置玻璃观景平台可以透过玻璃看到陡峭山下的自然石块,更是增加了惊险刺激的游园趣味;远眺视线,栈道东西两面设置景观亭,在满足人们休憩需求的同时,抬升变化的人行动线上下起伏,视点和视线也不断变化,将城市美好的天际线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西侧方向是洒满夕阳金色光辉的深圳前海海湾,东南方向是高楼鳞次栉比的深圳湾区。

 

 

 

 

xili eco-park

#肆| 向自然学习的生态措施

 

引导自然的恢复能力。在荔枝林外,利用场地的高差设置观景休闲平台,可以观赏荔枝林顶部浓密的绿色,场地中利用地形起伏,采用系统的雨洪管理策略,落入公园中的雨水,经过地形引导的汇水面,注入耕地以及自然地被区域,局部营造系列的下沉式绿地,打造实现季节性的雨水花园。

 

 

林相改造人工造林面积7.5hm2,林地清理面积1.3hm2。林相改造以适地适树、生态优先、逐步疏伐、可操作性为原则。植物选择以乡土阔叶树为主,局部片植开花乔木,如凤凰木、秋枫、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盾柱木、复羽叶栾树、火焰木等;灌木如簕杜鹃。利用生态上的弹性设计,以期5 年内初步形成混交林体系。

 

 

采用疏伐的方式清除老化的非目的树种林木,如赤桉、马占相思等,同时清理外来入侵植物如薇甘菊;采用块状清理林地,清理的杂灌带状堆沤,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加强对造林地原生散生乔木和灌木的保护,在山脚、山顶保留一定的原生植被保护带。人工造林密度为74 株/ 亩或56 株/亩。采用以小、大群落(即连续种相同树种15~25 株)与随机混交相结合形式栽植,每个树种依坡面情况沿水平方向种植3~5行,使混交相对自然和均匀。

 

 

xili eco-park

#伍| 多元及前瞻性的空间功能

 

公园可利用的平缓场地少,设计提出构建全龄化休闲空间的同时,将公园场地的使用功能交给前来游玩的市民定义。公园各种空间除了特定的儿童活动区外,其余场地让社交空间在各种空间中交叠,在空间上实现弹性功能。青壮年能在2 条登山主游道空间中爬山、运动放松。展览馆与周边的社区相邻,为年长者提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分享旧时生活故事的机会和场所。草坪与海绵城市的雨水花园毗邻太极文化馆,以特色景观亭联系以自然为主题的花园,加强各年龄群体之间的交流。

 

 

深圳的垃圾分类已经进入由“倡议分类”到“强制分类”的法治时代,垃圾分类主题展馆是公园提供给市民了解关于垃圾分类以及环保相关资讯的特色场所,让市民认知到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启发引导市民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整个垃圾分类主题从时间弹性的维度出发进行总体布局,形成一个开放、艺术、轻盈并贴近自然的场所。在空间场所方面,用极其克制的形体、空间及材料语言,构建和重塑着自然、建筑与人之间的角色关系,悬浮于展馆2 层之上的大平台有效地将城市空间“还”给了市民。在功能方面以展览馆建筑为核心,展览流线场景化故事化,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手法,本着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大原则,将展览的三大板块以“旅行”的方式展开,通过建筑的功能布局并结合室外的阳光草坪,引导观众重新认识垃圾,开展一段奇妙的探索旅程。

 

 

 

 

 

 

弹性设计的不确定性,给工程建设和管理带来困难,还需要更多实践和更多维度的总结,使城市山地公园实现更好的发展。

 

公园以“城市绿肺、社交客厅、环保课堂”为主题,通过鲜明的眺望景观、友善的社交空间、前瞻的环保理念、永续的发展四大设计策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服务功能,营造丰富、宜人的山地公园景观体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量,并尽量减少对场地地形及植被系统的破坏,为深圳构建了一个自然、生态、休闲的城市山地生态公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