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
Interviewee:Li Wei
当代青年设计师现状是什么样的?
我们这一代,应该说是最幸运的一代,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见证、参与着城市的建设,切身地感受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目睹着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发生。
随着国内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地产开发一样,设计行业也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主导,无论是市政工程,还是地产开发,特别是大型房企整个建设期压缩,带来的高周转,伴随着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大多数青年设计师真实状态,是面对着一种窘迫的处境:为了基本的生计,处于类似“996”这样的工作模式,疲于应对工作带来的焦虑。年轻设计师似乎少了一点对参与作品的热忱,缺少一点时间对于设计思想、科学系统性的研究,对文化和艺术的沉淀。当然,这需要项目累计及时间精力去思考和参悟。每个时代、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会面对它发展遇到的问题,我们青年有责任,也有能力肩负起这个时代高速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
华润档案馆 |
有些设计形成了一套标准,应用于规模化的建设项目,当然也是适合市场化的需求。在未来,希望行业发展的同时,能留多点时间来进行审读思考,让大家都可以享受“设计”本身,相信良性、开放的环境,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青年设计师、产出优质的作品,让中国景观设计行业也能走向世界、影响世界,能看到我们的未来优秀的作品分布于世界各地。这不是口号,只是暂且需要些时间。
未来景观设计行业会发生哪些变革?
“变革”与“革新”,各行各业都在谈论这类话题,尤其IT、高科技的更新换代效率高的行业。但在景观行业我们一直在传承延续和不断创新中协同发展,不属于一个全新的“物种”,特别是中国园林有脉络、可追溯。景观设计大多数只是体现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以及新材料运用上的不断迭代更新,使得这个行业在持续的发展中。
首先,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特别是这次全球疫情,对人生命健康的关注,生态环境更加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度。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大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城市客厅、慢行系统、韧性城市、生态环境自我修复,滨水空间低影响开发和利用、美丽乡村、场地弹性边界和功能空间留白等这些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前不久,发现一件有意思事情:疫情期间,国外同样要求呆在家里,但YouTube园艺视频的播放量在飙升,自己动手修剪草坪,成为大众的放松方式,以此缓解内心焦虑。同时期Amazon的小型容器盆栽和园艺花卉销量也在增加,这也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发展改变着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理念的深入人心,对从业者不仅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华润小径湾贝赛思国际学校 |
其次,景观发展多元化是世界性,全球化是共享经济技术进步的成果,使得各个地区更注重自己独有的地域文化IP。近年来,一线城市很多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都在进行国际招投标,国内开放的市场机制,为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公司及组织提供了施展拳脚的绝佳机会,未来,这片建设热土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
大沙河生态长廊 |
最后,科学技术的进步,AI和声光电技术在景观场景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参数化设计(基于非线性的算法)节省了时间,降低方案前期迭代的成本,利用大数据为前期文案提供支撑,以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进行数据模拟,帮助业主更科学做出决策。技术更新的速度会比我们想象还要快,但我们也不能被技术淹没,这些只是辅助工具而已,应该慢慢从追求外在形式上的刻意表现上,逐渐回归到尊重人与自然的本真,科学求真,人性崇善,艺术尚美。
面对场地制约,青年设计师应如何突破困局?
创新思维无论是对个人还是行业来讲都非常重要,国家这些年也在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涉及的面很广。
其实设计师本身的工作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创新不是天马行空,需要遵循科学原则、底层逻辑的思考和专业严谨的推演。灵感和创造力需要不断实践来能验证你的构思,创新就是打破常规,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宝安机场南片区 |
关于创新的方法,可以通过涉猎跨学科知识、分析行业内外的优秀作品,关注其它相关行业最新的发展,借鉴他们的思想,升级我们的认知范畴和维度。个人一直认为,无论是设计作品还是工业艺术品,优秀的本质,都是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带给人惊喜和愉悦感,提升人的精神享受,即使是在那个时期仅能散发出一点光。创新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也不是灵光乍现,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
不断试错、反馈、修正我们脑中的想法,善于利用大脑这个“工具”,找到新的解决思路。创新需要开放思维的环境,源动力不是靠物质奖励可以激发的,而是个人内在的激情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去想实现它的那一股无声的力量。这正是每个青年设计师的优势禀赋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会被社会慢慢磨掉、磨平,但我们也应珍惜、利用好“她”。
华润小径湾山地别墅 |